长期以来,一旦死了人,攸县民间多是采用掘土为坑而成坟墓的方式,谓之“土葬”。有所谓风水好的地方,基本上成了坟山。也有葬在“祖山”上的。而采取“洞葬”形式的,在县城范围,以铁桥北端悬崖一带最为明显,从水边到山顶,层层而上竟有三四层之多的洞穴。有的还是空洞,大概是“预则立”之意,以准备日后之用。如今的攸水大桥西端桥头山边悬崖一线,原来也是“洞葬”集中区。在乡下农村,如网岭106路边丘陵、沙陵陂等地,也见过依山挖洞建坟墓的现状。日前经S315路过大坪、高楼、下洞等地时,又发现路边有“洞葬”的坟墓。本站以前也发过这方面的信息。
如果说在城区、在农田区附近丘陵采取“洞葬”的形式,根本目的是这了节约土地,那么在山区、在人均山地面积较大的丘陵地区,任选一块地皮“土葬”根本不是什么问题,多少荒山荒坡没有利用啊。如今“保护耕地”在一些地方只是标语、树碑的意义,双季稻变成了单季稻,大好的良田任其荒芜,何况在山头、丘陵占几平方“土葬”?仅管“洞葬”的初期工程远比“土葬”大得多,可在山区、丘陵地带,偏偏还是有人采取“洞葬”的形式,这是为什么?
分析起来,“洞葬”虽然初期工程量大,但建成后基本上就是一劳永逸,不必像管理土堆坟墓那样,平时要除草、防水、防塌,祭祀时只需在洞门(墓碑)前烧香下饭就可以了。山区“洞葬”风俗一直沿袭至今,根本原因可能还得从人类远古穴居而来探讨。那时,生产力低下,人们以穴居为主,一旦死了人要安葬,可能自然就想到,“找个洞埋了吧”。于是,“洞葬”风俗得以长期流传下来。